上期我們講到在實施過程中對各部門基本資料的收集整理,這期我們重點講一下一些重要部門的培訓要點:
有了基本資料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下面異動單據的培訓了。結合調研的結果,貿易部出貨存在有多個原買主、多個目的港排柜的困難,培訓時定了兩種訂單方式給貿易人員進行選擇試行,一種是按現行工廠作業的方式在錄入訂單時就先已排好柜,按一訂單一柜或者多柜的方式下達;另一種是做大的生產訂單結合小訂單程式,后面再排柜,走出貨計劃。經過幾個禮拜的試行后決定為后一種訂單模式,著重提醒注意訂單中的單價帶出及預定交期的確認。后面如果有訂單變更作業按客戶實際發生進行變更進行記錄,變更過后必須及時通知生管部門。貿易出口人員排好柜后在系統中制作出貨計劃單,按實際情況定為一單一柜的模式,出貨時由貿易進行轉出貨通知單作業核準自動拋轉到成品倉庫進行實際的出貨作業。
在BOM表還沒有全部建立完善前,建議采購部先走請購別采購流程,采購部人員習慣于手工下采購單,隨意修改,現在改為系統控制后每個修改動作都必須有實質的理由和部門經理的審核,用戶會產生抱怨,這時我們就必須和客戶說明按系統作業的必要性和效益了,如采購單價管理,系統可以記錄同一材料不同供應商或同一材料同一供應商在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價格,系統可以記錄歷史價,為下次議價提供依據,啟動有單價才能下單參數,這樣以后財務對賬會節省大量時間并減少出錯率;在BOM完善后就可用采購需求分析,會快速生成采購單,減少人工作業錯購、少購、漏購等問題;現在分為制令別和PO別,這樣就可以分開采購,按產品上線時間設定采購交期,分批送貨,能快速進行采購進度跟蹤,查看現有庫存等。對于交期長或者國外采購的,設為訂單別采購,則有了訂單就可以下采購單,對于交期稍短,按生產排程購料的,可以按制令別采購,對于交期特短的,可以按工單別采購,對于常用物料,有安全庫存的,可以按批量別采購,辦工耗材或生產輔助材料,可以按請購別采購;材料倉收貨要按采購單收貨,避免了手工作業的無采購單也能收貨、收貨數量大量超過采購數量也能收貨等人為很難發現的問題,收完貨將采購單、收貨單和供應商的送貨單訂到一起并交財務;當每個月的出入庫等單據全據處理完后要做月結,并做月底成本計價。
此模塊中重點強調了部件資料、BOM建立、油漆用量、工序資料、工序對應生產線。產品結構模塊的數據在整個系統分析中占有非常大比重,系統一半以上的數據分析都與之產生關系,所以對該模塊的培訓,對該模塊負責人的工作跟進不可輕視。
廣田木業產品可以分階段劃分到細部件,整個生產分為:備料、深加工、軟包、涂裝四個大的生產階段,每個階段的細部件不做入庫,尾階部件才掛倉庫線進行入庫管理。同一客戶的多個產品存在較大部分的共用部件,某些板式產品部件還需做裁板管理,實木材料用量單位統一使用BF,存在一個部件可以使用多種材質或者規格的實木,于是在材料級存在有實木的虛擬材料號,在材料基本資料中錄入實用率,損耗大的材料則在BOM錄入利用率。部件油漆用量在部件中體現,油漆材料錄入存在替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