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業過冬的話題被討論得熱火朝天,很多行業媒體也在討論金融危機下家具企業如何過冬的話題,當前的金融海嘯中,家具企業是影響比較大的,特別是外向型的中小家具企業,但危機往往也意味著機遇,宏觀調控、政府扶植、擴大內需,也給中國家具企業帶來了許多機會,向管理要效益,幫助家具企業度過危機,是每一個管理軟件廠商、服務商的重要責任,接下來我們將分幾期專題,來討論一下,信息化如何助家具企業渡過‘寒冬’。
中國的家具企業步入“寒冬”已成為不變的事實,這是關聯到國家、企業、社會乃至每個家庭的一件大事。如何讓企業排除內憂、抵御外患,如何在面對成本危機時,增強抵御危機的能力將成為每個家具企業管理者思考的難題。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國外企業已紛紛向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生產制造基地,這也就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也導致中國的外需不振,迫使中國的經濟和產業結構要加快調整。此外,當前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還可能帶來更多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未知風險。遵循發展規律,當前要使中國家具企業和產業規避風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成產業升級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最終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在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等措施之外,提升信息化水平,并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大融合,亦被提上日程并值得關注。據相關資料統計,家具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實施,可以使各部門執行人員提高了工作的同步協調性,杜絕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現象,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可以降低5-10%的成本。 由于系統運算代替手工操作,使工作變得流程化、簡單化,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可以減少人力的投入,從而使效率提高20-30%,客戶可以更快獲得數據報表,庫存數據、采購需求計劃、客戶訂單的變更等數據質量會提升到極高的水平。材料管理水平提高,減少了資金的占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減少了材料的浪費,減少了呆滯物料的產生,平均每個訂單可以節省2-5%的材料成本。
家具企業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進營業收款循環、產品研發循環、采購付款循環、生產管理循環、人力資源循環及財務管理循環等模塊,通過這些模塊的控制,可以實現對企業信息流的科學及時控制、合理采購和交付,大大降低了庫存成本;加速了應收賬款的回收。特別是應收賬款發生頻繁的較大家具企業,通過系統可以適時了解應收賬款的到期時間、余額等等,從而增加資金的流動效應。在生產控制與成本精確控制的企業,信息化實現了資金流、資源流和工藝流的高效統一,精確計算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增強了企業效率等,其作用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幫助企業在經營戰略上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有效幫助其識別客戶需求,擴大客戶基礎,持續改善客戶關系,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的產品與服務。對于在業務十分繁忙的狀況下,為了減少訂單處理過程中的人為差錯,提高訂單處理的響應速度,以及提高客戶滿意度是非常重要的,在ERP系統的銷售模塊中,做到了精確追蹤每張訂單的處理狀況,在越來越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ERP系統中的銷售模塊對幫助企業提高分銷運作效率,規范運作流程會起到重大的作用,從而將嚴峻挑戰轉變為成長機會。
二、能幫助其獲取供應鏈整體比較競爭優勢,從供應鏈整體的視角出發,有效整合供應鏈資源、優化企業與上下游伙伴之間的業務流程。采購幾乎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重要商業過程,典型情況下,大約占整體運作成本的60%。無論是集團公司還是中小企業的采購業務人員,在企業采購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人為操作容易出錯;采購變更無法及時通知供應商;采購環節不透明;缺乏規范的供應商評估體系等。運用ERP系統進行采購管理,企業可以全面管理供應商,靈活的詢報價管理,強大的采購管理,準確的采購計劃發布,嚴謹的收貨和品質管理 ,便利的財務、對帳和付款管理,簡便的操作界面等,大大的方便了采購員的工作,從而降低采購成本。
三、能幫助其提升內部運營和外部協同能力,通過系統平臺的搭建,能使企業各個業務部門、業務流程之間運作、配合和協同的高效;同時使得企業與供應商、分銷商、客戶之間的配合與協作的能力得到加強。ERP系統是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化的主要表現,是企業的神經中樞,起著驅動和控制作用。通過企業內部信息共享,使企業的資源達到合理化配置,從而使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損耗率降到最低,最終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