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篇我們重點講到如何對工廠ERP進行各模塊的操作培訓,本期接著講培訓完之后的上線過程。
系統整體上線運行前,各部門人員已進行過多次培訓,主要是軟件操作訓練,按之前制定的計劃和討論確定好的作業流程,將各部門相關人員集中在電腦前,讓操作人員依流程程序于電腦前逐一步驟進行操作,并以實例直接上機操作,遇有單據需要打印者,要求操作人員直接打印,以驗收成果,對上機模擬成效不好的操作人員,書面要求客戶項目負責人于事后,另行安排時間召集這些人員反復演練(含操作)以臻熟練,為正式上線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線時點前各項余額資料的整理與輸入也是上線前一項很重的工作,因為這涉及到手工作業與電腦作業并行期間的單據銜接問題,根據工廠的實際情況,我要求各部門將未結案的訂單、未結案的采購單、未結案的生產單,及系統上線前的所有應收和應付款、所有預收和預付款、截止現行會計期別的資產負債表輸入到系統中,針對工作量較大的庫存數據,我們項目小組經過討論后決定,采用實際盤點的方式進行開帳處理,以確保上線時,庫存帳的百分百正確。
在所有基本資料已錄入系統,所有模塊教育訓練完成,上機模擬完成,期初余額錄入完成、個性化報表開發完成后,在月初宣布所有模塊全面并行上線運行,對各部門在運行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我們組織項目組進行討論,對程序或報表做一些修改與調整,系統運行過程中,有專人跟蹤,CHECK憑證產出、CHECK流程的執行等,每周開一次總結會,要求總經理一定要參加,將進度和問題點在會議上做檢討,召集所有部門人員對系統進行串講,讓大家都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和目的,本部門如果數據沒有及時、有效、準確錄入系統,對另外一個部門的影響,闡明系統上線后的效益。
系統上線正常運行四個月后,提出驗收申請,各個部門分開驗收,由項目組、部門骨干人員和我一起分模塊驗收;檢討目前系統使用狀況,產生的效益,與他們期望的差距以及后續改進,對于好的建議我們一一記錄并與公司討論后雙方簽字,注明交期。最后提交結案報告,向客戶展示系統實施的整個過程,二次開發內容,產生效益和后續服務的方式等。
經過五個月的日夜奮斗,炬日家具數夫F18ERP系統取得了初步成效,是炬日家具和數夫軟件心血和汗水的結晶,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事實證明炬日選擇家具專業軟件ERP是正確的,”驗證了”專業才能成功“這句廣告詞。
ERP實際上是一套將企業內部所有的業務數據按照一定的管理流程統一管理起來的管理工具,其實施過程也是發現企業內部矛盾、統一規范企業管理規程的過程。讓ERP快速、簡單、有效地運行起來,才能最大性能地發揮ERP的作用。同時,實施ERP系統也是企業信息化的開始,它的成功上線將為今后企業所做的商業智能系統打下良好的基礎。
ERP是一個工具,而不是目的。ERP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對于家具制造業而言,ERP所帶來的技術架構,能夠通過電子程序化對人和管理者有一個約束,幫助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固定的管理流程。這樣的ERP系統才是家具企業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