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廣東數夫家具軟件的項目總監馬總為領隊,圍繞“家居企業數字化”主題,“家居熱不熱”社群第三期“落地有聲”活動拜訪了成都部分企業。
通過活動,我們發現整個家具行業的數字化尚處于初級階段,按信息化程度,被拜訪企業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
數字化的理念和落地都一片空白
1.生產的困境
堆垛式:
仍采用堆垛的生產方式,生產環節分離,比如開料這個是一堆,再去做封邊又是一堆,然后再去做打孔。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導致效率不高。
大面積中轉和庫存:
企業生產車間,設備、生產線實際占車間的面積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用來做中轉和堆放。這多占用的廠房面積是大量的浪費。
上面兩種問題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和效率的嚴重降低。
導致生產困境的根本原因:生產理念傳統落伍。
——仍然是面向庫存的生產模式。
這種模式是企業先按自己的估測制定生產計劃,一次生產多少家居,然后賣給消費者。至于最后賣不賣得出去,賣得好不好就只能被動等待市場的反饋。
其后果,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成本的上升,更沒辦法應對需求變化迅速的市場環境,久而久之,企業就會失去競爭力。
專家支招:
生產理念的改變是家居企業必須經歷的一次變革,從面向庫存的生產模式轉變為C2M的生產模式。
——如何實現理念的變革?
——借助數字化的工具去實現。
當改變了生產模式之后,客戶下單之后,系統會自動先看有無歷史庫存:
如果有庫存,就鎖定訂單,給客戶發貨;如果沒有庫存,系統才會生成訂單,并生成材料清單和工藝清單,然后在系統指導下一步步去生產。這就是C2M的流程。
2.管理的困境
大部分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層級管理,從上到下甚至有7層之多,溝通和管理阻力都較大。
甚至,還有個別企業經營30多年沒有管理制度沒有電子客戶資料的情況,但這種粗放管理產值能做到幾千萬的企業,在粗放時代是神話,在未來則只能被淘汰。
專家支招:
管理模式的升級首先應該從老板的思維升級開始,消除掉這7層中不必要的層級,企業就能在管理層面上節省大量成本,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做信息化的結果就是會將這中間的6層都消除掉,消除掉這6層,就是將以前的非標準化的東西變成標準化。
通過數字化改造將整個企業的數據流通起來,信息系統能夠直接將客戶的需求發布到工位和機臺,將全部的信息都透明化。
根據權限員工可以查看對應的數據,所有信息傳達都在線上系統完成,構建扁平、網狀化的管理模式。

3.成品轉定制的困境
有的企業做成品家具多年轉做定制,從消費端過來的信息需要先問研發確認可不可以做,再通知工廠,工廠跟生產車間確認……然后財務才給出報價。下單步驟繁瑣周期太長,繞這么大一個圈客戶都走了。成品轉做定制就相當痛苦。

專家支招:
數字化系統會對定制家具的所有細節進行全部細化:
每個家具產品在后臺有很多的屬性,這個屬性包括顏色、尺寸、材料等等,屬性可以隨時變化,顏色可以換,尺寸可以變,材料可以變。
當這些屬性都確定之后,系統就會根據之前預設的定價規則給出這款定制家具的報價。
像如今太子家居的全屋定制,已經可以做到電視柜、茶幾、沙發,都可以讓消費者隨心所欲地進行定制。
第二類
完成了部分數字化
這部分的家居企業在信息化這條路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數字化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從選型、實施到最后的應用,不論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最后企業的信息化應用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根據我們這次走訪的情況,目前已經開始做信息化的企業有以下幾個誤區:
1.盲目選擇ERP
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最終的落地還是要靠ERP來實現,所以ERP的選型就很重要。
企業老板可能并不懂生產,或是沒有從基層生產實際出發,就輕率地選了一款和企業需求不契合的ERP軟件。
最后很可能導致做的BOM精準度不夠,做不到定額,工藝數據亂七八糟,設計碼、物料碼、安裝碼三碼的編碼重復,整個生產流程比沒有ERP的狀態還要混亂。
專家支招:
企業上ERP是全體參與的系統工程,決策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方面不能盲目迷信跨行業的大牌ERP軟件,跨國、跨行業的ERP軟件的最大問題是對家居制造不熟悉;
另一方面,企業也不能貪圖便宜,選ERP對企業來說是重大決策問題,不能靠低價解決。
ERP最終目的是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效率,做這種決策一定要實地調研多做對比,才能選對深度契合企業需求的ERP。
2.廠商實施不給力
如果說選型決定了企業上ERP最終效果的上限,那么實施則決定了企業上ERP最終效果的下限。
此次走訪,有的企業正處在ERP實施的階段,可是軟件商的實施工作卻進展緩慢,甚至發現有實施人員不駐廠的情況。
原因在于駐場的實施人員只和管理層了解業務,但是管理層不常常在一線,對于具體崗位和業務不太了解的,這樣溝通出來的實施方案肯定無法落地到基層,也就功虧一簣。
專家支招:
選擇ERP廠商的時候,軟件商的實施能力也要作為考察的重點。
因為即使選了合適的ERP,但是在實施過程沒有做好,后續依然會出現和企業需求脫節、提升不了管理效率的現象。
一般實施過程駐場是必須的,駐場團隊還必須深入一線,了解一線的生產流程,這個過程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還有些企業花了幾萬塊上個軟件,但只是把流程搬上線,壓根沒有做流程重組優化,這樣的實施也是徒勞無功的,并不足以更好地提升管理。
3.使用方式不對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還看到有的企業已經選了ERP,但在具體使用系統的時候本末倒置:并非是用系統去指導人,而是以人去做系統。
比如進庫出庫,應該是系統的數據來指導出庫,但我們看到的是家具已經出庫了再去事后補數據,這樣導致系統只是為財務來服務——專門找一堆人來服務系統,這豈不背離了當初用系統優化流程削減人工的初衷?
專家支招:
軟件服務商需要對企業上ERP的最后效果負責:根據企業ERP使用情況做全面的售后服務,包括基礎數據的建設、管理流程的梳理變革和ERP操作的培訓;企業可以隨時就ERP的使用問題進行咨詢。
這個意義上,軟件是基礎,服務才是軟件提供商的核心競爭力,賣的是一套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對企業來說,獲取一套解決方案才會少走很多彎路。
通過這次“落地有聲”的活動我們發現:
家居企業想要擺脫困境,一方面企業的管理層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另一方面也要從信息化的執行層面上嚴格落地。
后續我們會有更多類似的活動持續地為家居企業的提供更多資源和助力,敬請期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