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家具智能等級評定及標識》(GB/T 46260-2025)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將于2026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家具產品的智能等級、評定規則和標識方法,既有助于傳統家具企業向智能賽道轉型,也能幫助消費者清晰識別、理性選購智能家具產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開展家具智能等級評定旨在規范家具智能市場,對家具智能進行界定,避免出現偽智能現象,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標準化的智能產品。
近年來,家具智能化發展勢頭迅猛。從早期的電動升降桌椅到如今具備語音交互、場景聯動的全屋智能系統,智能家具逐漸從概念走向應用。中研普華相關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家具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32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8%。

不過,在市場快速擴容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憂。比如,智能家具缺乏統一的分級和評判標準,消費者往往難以分辨產品的"真智能"與"偽智能"。因此,此次發布的標準規定了家具產品的智能等級、評定規則和標識方法。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智能等級劃分。標準將家具智能化水平首次分為L1-L4四個等級,等級越高意味著自主響應、場景適配和用戶交互能力越強。比如,帶有"模式記憶"功能的沙發,可一鍵切換閱讀或休息模式,即被界定為L1級,屬于入門級智能家具,而具備環境感知、聯動控制的家具,則有可能達到更高等級。
此外,標準還明確了智能等級專屬標識,對標識的圖案樣式、尺寸、顏色、字體等進行統一,要求在說明書、包裝以及產品顯著部位標注智能等級和評定機構名稱。這樣一來,消費者在選購時即可直觀識別產品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市場透明度。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此次發布的等級評定及標識可以促進家具行業智能化,也能夠促進產生更多"家具+AI"的產品,從而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業內普遍認為,該國家標準的實施將在多個層面發揮積極作用。首先,對于家具制造企業而言,標準提供了清晰的研發方向和市場定位,有助于推動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開發差異化產品。其次,對于消費者而言,標準建立起"可感知、可對比、可追溯"的體系,讓理性消費成為可能。最后,對于行業整體而言,統一的等級評定與標識機制,有助于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家具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
隨著標準未來落地實施,智能家具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智能家具在智能家居板塊中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體驗型、品質型產品將受到更多青睞,龍頭企業與新銳品牌都將在標準的指引下加快迭代升級。可以預見,《家具智能等級評定及標識》國家標準的實施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