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記者走進位于來賓市武宣縣河西工業園內的廣西群益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精準抓取板材,AI視覺檢測系統實時監控產品質量,整個生產線在智能化中實現高效作業。
群益新材料是該縣首個“雙百雙新”產業項目,2024年5月,首板下線,3個多月后,該企業便實現上規入統。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企業總產量達50萬立方米、總產值達5億元。
“從項目落地到首板下線,再到納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示范生產線,我們每一步關鍵跨越,都離不開武宣縣相關部門的靠前服務?!逼髽I副總經理黃杰感慨,作為一家2021年落戶武宣的企業,最初在專利申報和技術轉化上曾面臨瓶頸,“縣科技部門主動上門,提供知識產權全流程指導,幫我們梳理出高強度木材刨花板等核心技術,成功申請實用型專利,為我們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武宣產學研協同促木業產業加速跑
產學研合作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當地積極牽線搭橋,推動群益新材料與廣西林科院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雙方圍繞木材加工工藝優化、環保材料研發等開展聯合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借助林科院的技術資源,我們解決了刨花板生產中的余料回收難題,現在生產余料能重新投入工序,木材綜合利用率達100%?!秉S杰介紹,這種“政府搭臺、院企唱戲”的模式,讓企業創新少走了很多彎路,也讓其生產的環保刨花板獲得索菲亞、維尚、好萊客等國內家居頭部企業的認可。
為進一步釋放企業創新潛力,武宣縣還針對群益新材料的發展需求,量身定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方案,實施“一對一”精準輔導。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解讀,到國家節能降碳中央專項資金申報,政府工作人員全程跟蹤對接,幫助企業爭取到5000萬元專項資金。“這筆資金我們重點投入到智能設備升級上,購置生產管理系統、人造板智能生產線大數據管理系統軟件等,現在生產線自動化率達90%以上,月產量從試生產初期的2萬立方米提升到4萬立方米,月產值同步增至4000萬元?!秉S杰說,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讓企業有更多精力投入創新,目前企業已成立專屬產品研究院,持續推進環保板材的技術迭代。
群益新材料的迅猛發展,激活了武宣縣木材加工全產業鏈,武宣正逐步形成“原材料生產基地—人造板材—高端綠色家居”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武宣縣以精準服務破解民企發展痛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罢逊兆龅搅宋覀冃目采?,我們有信心在武宣繼續擴大投資,為廣西木材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秉S杰說。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返回列表>>